房屋建筑改造可行性检测鉴定内容:
1.了解房屋使用情况,收集房屋建造年代信息;
2.现场测绘建筑、结构布置图,构件配置图;
3.进行鉴定评估所需的必要的测量、测试,包括房屋裂损检查、材料强度测试、构件尺寸等;
4.进行结构分析计算,房屋承载能力分析计算,进行房屋承载力分析;
5.出具房屋安全性检测报告。
二、房屋装修局部改造检测内容:
1.现场房屋使用情况调查;
2.建筑、结构图纸复核;
3.结构完损检查;
4.对主要结构材料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
5.楼面高差测量、梁构件挠度变形;
6.根据局部装修改造区域的房屋结构改造方案进行承载力验算和分析;
7.提出鉴定结论、处理意见及建议;
8.出具局部装修改造区域房屋安全鉴定报告。
三、结构改造承载力计算要求:
1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
2计算软件的技术条件应符合本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阐明其特殊处理的内容和依据。
3复杂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时,应采用不少于两个的不同力学模型,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4所有计算机计算结果,应经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
房屋建筑改造可行性检测鉴定——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
1、混凝土钻芯取样检测
从结构中钻取的混凝土芯样应加工成符合规定的芯样试件,芯样试件混凝土的强度应通过对芯样试件施加作用力的试验方法确定。芯样试件宜使用标准芯样试件,其公称直径不宜小于骨料较大粒径的3倍;也可采用小直径的芯样试件,但其公称直径不应小于70mm且不得小于骨料较大径的2倍。钻芯法确定检测批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时,取样应遵守下列规定:
(1)芯样试件的数量应根据检测批的容量确定。标准芯样试件的较小样本量不宜少于15个,小直径芯样试件的较小样本量应适当增加。
(2)芯样应从检测批的结构构件中随机抽取,每个芯样应取自一个构件或结构的局部部位。
芯样试件的数量应根据检测批得容量确定。标准芯样试件的较小本量不宜少于15个,小直径芯样试件的较小样本量应当适当增加。钻芯取样确定单个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时,有效芯样试件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对于较小构件,有效芯样试件的数量不得少于2个。
芯样宜在结构或构件的下列部位钻取:
(1)结构或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
(2)混凝土强度具有代表性的部位
(3)便于钻芯机安放与操作的部位
(4)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线的位置
钻芯检测混凝土强度时一种直接测定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技术。直接对芯样试件施加作用力得到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偏差)源于系统、随机和检测操作三个方面。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系统偏差较小,而强度样本的标准差相对较大(随机性偏差与样本的容量少有关)。间接检测方法可以获得较多检测数据,样本的标准差可能与检测批混凝土强度的实际情况比较接近。钻芯法与间接检测方法结合使用,可扬长避短,减少检测工作中的不确定性。
结构工程检测有时需要确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对芯样试件施加劈裂力和轴向拉力的方法可以测试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其适用范围及结构或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个检测: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2)批量检测:适用于在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按批进行检测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10件。抽检构件时,应随机抽取并使所选构件具有代表性。
每一个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规定:每一个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房屋改造检测鉴定项目:
某厂房改造按照工艺的要求需要拆除两条轴处的2根混凝土柱,而在其中一条轴处则只须将原有窗洞拆除,改建成3m×3m的大门。这两条轴处的混凝土柱拆除后在这两条轴处各设置一道梁支承于其它轴处的原厂房内侧的新增钢柱上。
在改造中注意了以下几个关键的技术问题:
(1) 钢梁须按正常使用状态进行控制,保证其必要的刚度。以上部楼板板面不开裂为标准,控制钢梁的挠度,设计中采用的钢梁挠度控制值为1/800.通过工程应用,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2) 由于原厂房的柱距为4m,拆除混凝土柱后以8m跨度的钢梁值承上部混凝土梁,因为其它轴处的原厂房柱基础个增加1/2的荷载。为防止其它轴的加载和一条轴的卸载而引起两处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在钢柱下增加一道500mm×600mm(高)的混凝土基础梁。这样,当其它轴基础一旦由于荷载变大引起沉降过大时,通过某梁,某轴处基础将参与受力,使某几条轴的基础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减小了不均匀沉降。
(3)为保证由梁和钢梁组成的平面刚架的侧向稳定,在钢梁之间设置横向钢梁,由此组成了空间刚架系统,提高了整个钢支撑的稳定性。
(4) 施工时在**升钢梁时,既要保证钢梁能立即代替柱子而支撑上部荷载,又不能**升过度,造成楼面梁上部开裂。
该厂房改造完成后,使用情况一直保持良好,达到了设计要求。